EGA談判升級對中國LED企業影響多大?
瀏覽數量: 34 作者: 本站編輯 發布時間: 2015-10-27 來源: OFweek 半導體照明網
["wechat","weibo","qzone","douban","email"]
來源: OFweek 半導體照明網 編輯:百分百照明
4月27日,臺經濟部次長卓士表示,世貿組織旗下的《環境商品協議》(EGA)下月將進入第二階段
談判,未來很有機會讓LED照明產品提列免關稅列表,將有助臺灣擅長的LED商品營銷世界各地。
據了解,在2014年7月8日,中國、美國、歐盟等14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環境產
品協議談判,旨在實現對環境產品減免關稅,推動環境產品自由貿易。這一談判旨在落實亞太經
合組織領導人承諾,包含54項低能耗、低碳綠色產品的亞太經合組織環境產品清單為基礎,在世
貿組織框架下進一步探討實現環境產品自由貿易的各種機會,其最終成果將通過最惠國待遇方式
惠及所有世貿組織成員。談判將定期在日內瓦舉行,第一階段集中于環境產品減免關稅等議題。
第二階段談判將于下個月開始,如果LED照明產品被列入免關稅系列,那將對中國LED企業產生哪
些影響?
中國LED企業應把握機會
近幾年,隨著LED產品在全球范圍的普遍應用,我國LED燈具出口也隨之快速增長,量價齊增。據
統計數據顯示,2014年內地LED照明產品出口市場,金額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和地區分別為美國、俄
羅斯、越南、德國、香港、日本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英國和荷蘭。2015年1至2月中國內地LED照
明出口規模達15.9億美金,同比增長42.3%,這些國家或地區因基礎建設投資熱度高,對于LED照
明產品的需求呈明顯的上升趨勢。如果世貿組織環境產品協議第二階段談判成功,出口到這些國
家的LED產品能享受到低關稅甚至零關稅,那對中國LED企業出口來說將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。
目前,不少中國LED企業投資海外,如果LED納入減免關稅項目,這將為中國LED企業帶來了極多的
政策利好,成為中國LED企業進入海外市場的利基點,而不同企業所對應的具體策略各有不同。如
封裝廠商應抓住機會進入當地照明廠供應鏈,或到當地投資建廠;照明代工廠應更多轉向直接出成
品到當地市場,以及使用新的運輸方式,縮短運輸時間和距離。而照明品牌廠可以采用單一代理商
或辦事處,也可以在當地投資建廠。LED企業都應把握住進入海外市場的黃金機會點,開拓新的市場。
競爭加劇,風險增加
眾所周知,關稅與商品價格、生產、銷售有著密切的關系。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,由于勞動
生產率較低,出口產品檔次、質量較低等原因,在國際交換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。換言之,中國
LED出口企業因其產品的價值含量低,在出口貿易中企業的微觀經濟效益常常表現為"虧損";而國
家經濟發展的宏觀經濟效益則需要通過進口先進技術、設備和國內短缺資源的轉換方式實現。關
稅下調和減少進口限制的直接影響就是刺激進口,同時亦有優化進口結構的內涵。
如果中國LED產品進出口關稅下調或實行零關稅,那將對LED產業產生重大的影響。雖然下調關稅可
以促進大陸LED產品大量出口,但站在LED總體市場的角度來看并非完全利好。目前LED照明和其他
應用領域在國內都處于加速增長階段,如果關稅下調,直接的結果便是臺灣LED企業或國際巨頭降
低產品價格,這也將使得終端產品的價格出現下滑態勢,總體來說是往好方面發展,但是也加劇中
國LED企業之間的競爭。所以中國LED企業在發展市場占有率的前提下,須大力發展自己的專利技術,
當練好內功,才會有更牢固的后方去支持企業發展。
提升產品質量,強化品牌意識
中國LED出口行業內最嚴重的現象就是低價競銷。通過低價出口的企業為了贏回成本差價,在產品質
量上沒有保障,造成許多海外消費者的投訴,由此嚴重影響了我國LED出口的美譽度,惡化了行業出
口環境,給國內出口企業帶來了很大影響。所以,想獲得海外消費者的青睞,就要對產品質量進行
嚴格的監管,并且建立問題產品召回制度及完善售后服務,以樹立好口碑,保障LED出口的持續暢通。
還有,LED照明外貿企業需要加快拓展市場和產業升級,強化品牌意識,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力度,在
技術上也不斷地革新,開發自主研發的新產品,提高產品性價比,追求"功能細化、高技術化、多功
能化、設計時尚化、節能環保"等理念,提升出口燈具的國際知名度,加強行業管理,制定行業規范。
在前期投入中還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研和評估,合理限定出口價格,在技術上保護好自己的專利,
在品牌方面也要不斷開拓新的渠道,拓展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,分散貿易風險,提高抵御貿易壁
壘的能力。
總結
關稅下調或者零關稅,對于國內LED企業來說,這是一種機遇同時也是一種挑戰,想要在LED行業調整
的大潮流中有所作為,就要順應大勢,從拼產品、拼價格的競爭方式轉變為拼質量、拼產品科技含量。
目前中國LED中小企業自身條件千差萬別,須在政策的引導下,不斷尋求自身的發展之道,才是企業能
否生存的根本。歸根結底,還是在于"創新"二字,不僅企業發展模式需要創新,包括產品、技術甚至
市場定位都需要不斷優化。中國LED企業只有腳踏實地、努力奮進,方有追上或趕超國際大廠機會。